學者指基本工資審議指標不明確 討論難聚焦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八月十三日臺北報導】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召開在即,勞動部除與勞方及資方代表召開會前會,也安排14日與4位學者委員會談,這4位學者委員皆是首次代表參加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其中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李健鴻表示,將持「中立」立場給予勞資雙方意見,不過他認為基本工資審議制度不周延、指標不明確,勞資雙方很難聚焦討論,他建議,開會當天各方委員的意見要有依據,有明顯不合理的先刪除。

根據基本工資審議辦法規定,勞動部長擔任主任委員,委員共21人,任期2年,官方委員分別是勞動部代表一人、經濟部代表一人、國家發展委員會代表一人;勞方與資方代表各7人;專家學者4人。這次委員任期至108年12月底,其中4位專家學者皆是首次代表基本工資委員。

  針對外傳勞動部與學者將與14日晚間開會前會,學者委員代表-李健鴻指出,應該是會前說明會,讓首次參加的學者了解當天討論議程及討論內容。

  至於勞動部提供7項指標數據,包括國家經濟發展狀況、躉售物價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國民所得與平均每人所得、各業勞動生產力及就業狀況、各業勞工工資及家庭收支調查統計,李健鴻指出,僅是參考並未明訂,甚至個別委員還可另提其他數據,甚至是個人經驗、感覺,如勞方委員提出應保護部分工時勞工應大幅調漲時薪,卻又要政府限縮部分工時勞工人數;資方委員直接說不應調漲或是最多漲2%。

  他建議,訂出明確指標,勞資雙方就該指標討論,逐漸聚焦,否則開會當天很難聚焦討論出結論。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