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甲醛濃度 勞安所建議加裝圍籬與排氣設施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十二月十一日臺北報導】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進行塑膠製品製造業流行病學調查,勞工在美耐皿餐具製造添加原料的過程中,暴露甲醛等有機溶劑,國外文獻指出,暴露甲醛可能增加罹患鼻咽癌、白血病及鼻竇癌等癌症之風險,勞安所建議,塑膠製品製造業以加裝圍籬與增加局部排氣設施等作法,能有效的讓勞工作業場所空氣中甲醛之濃度由0.27mg/m3降為0.03mg/m3,以預防勞工職業病發生。

  美耐皿餐具廣泛的被使用於餐廳與家庭中,勞安所說明,美耐皿的製造其實是透過三聚氰胺與甲醛的化學反應形成穩定的材質,可以安心裝盛食物。然而在製造美耐皿餐具添加三聚氰胺與甲醛等原料的製程中,勞工朋友可能不知不覺面對了甲醛的暴露危害;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指出,長期暴露甲醛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如鼻咽癌、白血病及鼻竇癌等。

  勞安所指出,健康的勞工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除了勞工應保持身心健康發展及調整健康生活型態外,也呼籲雇主應加強作業場所之安全衛生,注意廠區的通風改善及維護、勞工於必要時必須正確佩戴個人防護具及鼓勵勞工積極參與政府單位所舉辦之安全衛生教育講習,共同營造健康及安全的職場環境。勞安所已完成針對美耐皿餐具製程進行通風工程改善研究報告,相關訊息可參閱報告(網址https://laws.ilosh.gov.tw/ioshcustom/Web/YearlyReserachReports/Detail?id=4947)。

回上頁